放放动漫acg资源站免费_在线观看免费av网站_国产精品白丝JKAV网站_国产精品 自在自线_不卡av网
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> 商業(yè)資訊 >正文
當前視點!董承非:新能源革命剛剛開始,歐洲可能會成為全球能源市場的洼地,2023港股不輸于A股

2023-01-10 17:56:21     來源 : 華爾街見聞

核心觀點:


(資料圖)

1、從供給層面來看,我認為大家把對供給的關注,僅僅局限在像煤炭行業(yè)或石油行業(yè)的投資上面,實際上低估了廣義的能源價格、能源投資……如果我們把視野放寬一點,可以看到整個全世界的能源投資,實際上是如火如荼。

2、供需的缺口一直會存在,這是非常多看好煤價的投資者的觀點。相反我們得出的結論是,我們認為動力煤的需求未來會萎縮。

3、2022年、2023年可能就是一個開始,新能源總量大到一定量以后,對整個傳統(tǒng)能源的替代,發(fā)生由量變到質(zhì)變的過程。即新能源對傳統(tǒng)能源的替代是一個趨勢性的、剛剛開始的過程。

4、我們對能源有自己明確的結論:新能源革命剛剛開始;傳統(tǒng)能源)價格在長時間維持非常高企的狀態(tài),這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;歐洲可能會成為全球能源市場的洼地;不會重復70年代長時間的通脹。

5、目前消費面臨一些挑戰(zhàn),沒有得出結論。第一個挑戰(zhàn)就是人口(總量),第二個挑戰(zhàn)老齡化,第三,財富效應...在未來會不會持續(xù)?最后一個是公司的挑戰(zhàn)。

6、2023年,在配置風格上面,再平衡可能會是一個關鍵詞,我們總結了三個再平衡:一是上游和下游利潤的再平衡;二是金融和實體利潤的再平衡,即實和虛的再平衡;三、港股和A股未來給投資者帶來的體驗應該也會出現(xiàn)一個再平衡。

展望2023年,我們認為港股應該不輸A股,甚至比A股會更樂觀一些

1月9日,??べY產(chǎn)管理合伙人、首席研究官董承非做了一場關于2023年年度思考的直播,就能源、消費、配置再平衡三大問題作出了上述分析。

以下是投資作業(yè)本(微信ID:touzizuoyeben)整理的精華內(nèi)容,分享給大家:

不要僅局限在傳統(tǒng)能源,全世界能源投資如火如荼

今天主要就三個問題展開討論,第一個是能源問題,第二個是消費,第三個是關于2023年比較大維度的配置上面的想法。

第一個問題是能源問題。

年初俄烏戰(zhàn)爭,導致全球能源價格飆漲。特別是在歐洲,整個歐洲的天然氣、國際的煤炭價格,還有油價漲幅非常大,乃至于整個歐洲的基礎工業(yè)也受到了比較大的負面影響。

能源價格大幅上漲,特別在年初、年中的時候,帶來了相關板塊利潤的大幅增長。

回到A股資本市場,基本上從2022年全年角度來看,煤炭板塊在所有行業(yè)里面,是僅存的大幅正收益的行業(yè),它的行業(yè)利潤增速在整個A股所有板塊里也是名列前茅。

因此,能源實際上是2022年整個社會和資本市場大家熱議的一個話題。

在2022年很多研究報告里面也討論了這一波能源的暴漲,它和70年代大宗行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。比如地緣的沖突,那時候是中東的幾次戰(zhàn)爭,這次是俄烏戰(zhàn)爭。同時能源價格的飆漲,帶來了通貨膨脹的壓力。

有很多觀點說,是不是又是一個大宗和能源的超級周期來臨。如果真的是這樣,大家會看到,如果簡單對比70年代,那可能現(xiàn)在還只是第一波,第二波還有更猛烈的上漲,包括對通脹的上漲。

所以未來的能源價格怎么走,不僅僅是2022年,可能對未來的幾年大環(huán)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。

可能各種各樣的說法都有,我基本上看多。把看多的人的觀點匯總,非常重要的一點,就是供給受限,讓整個能源價格上漲的持續(xù)性都被看得非常樂觀。

從供給層面來看,大家把對供給的關注僅僅局限在像煤炭行業(yè)或石油行業(yè)的投資上面,實際上低估了廣義的能源價格、能源投資。

如果我們把統(tǒng)計的范圍局限在一個狹義的傳統(tǒng)能源的投資上面,會得出一個投資不足的結論。但是如果我們把視野放寬一點,可以看到整個全世界的能源投資,實際上是如火如荼的,這是我對于投資的一些想法。

不同于看好煤價的觀點,認為動力煤的需求未來會萎縮

就傳統(tǒng)能源而言,無外乎一個是石油,一個是煤炭。

我們主要把關注點放在了對煤炭的分析,特別在動力煤的分析上面,因為焦煤有它自己的運行邏輯,所以下面我們會對全球的動力煤市場進行分析。

對于動力煤,實際上市場普遍的如果順著供給受限的邏輯,大家都覺得中國每年新增1億噸動力煤的需求,實際上產(chǎn)能的投資是不足的,而且新的產(chǎn)能出來需要時間,所以這種供需的缺口一直會存在,這是非常多看好煤價的投資者的觀點。

我們是怎么看這個問題的呢?

首先我們覺得從需求層面來看,就是大家下意識認為1億噸的年增需求這個前提是否成立,是需要打一個問號的。

相反我們得出的結論是,我們認為動力煤的需求未來會萎縮。

從短的層面來看,如果是假設,只看明年,我們認為因為動力煤的需求主要是兩大塊,一塊是電力行業(yè)的需求,占比可能在六成左右,其他最重要的就是建材或化工,這兩個行業(yè)對整個需求的占比在25%。

對于25%占比的建材和化工行業(yè),無外乎就是水泥、玻璃,還有一些煤化工對動力煤的需求。這兩個領域,我自己的觀點是,其實和房地產(chǎn)息息相關。

今年房地產(chǎn)的銷售很少,證券公司也基本上沒怎么拿地,所以我們認為中國房地產(chǎn)累計的施工面積,在2023年的下滑幅度可能會繼續(xù),甚至負增長比2022年更大。像主要的建材行業(yè),可能2022年的產(chǎn)量是負增長,但負增長不多。

所以展望2023年,我認為可能這些行業(yè)的量的負增長,可能會比2022年更大,導致我認為這兩個行業(yè)對煤炭、動力煤的需求大概率是負增長

如果建材和化工這兩個行業(yè)的需求的可能是周期性因素,那電力對動力煤的需求,它的負增長會是趨勢性的。

我們建立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模型,因為中國整個全國的用電量是一個可見的數(shù)據(jù),8萬多億度電,這幾年基本按照4%、5%的用電量的年增長。我們基本上可以假設,比如2023年中國保持4.5%的用電量的增長,那將新增3800億度電的需求。

2022年,我們對水電裝機、核電裝機、光伏裝機、風電裝機進行了假設,可能會有一點誤差。

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中國的風光如果年裝機量超過150GW,基本上中國新增的電力需求就能夠由新能源裝機得到滿足。

如果大家對這個趨勢更加樂觀,而且新能源裝機一旦開始以后,由于技術進步推動,我相信它在后面會呈現(xiàn)趨勢性的增長。

換句話說,可能在以前,新能源因為裝機總量不大,對傳統(tǒng)能源價格還沒有這么大的影響。但是2022年、2023年可能就是一個開始,新能源總量大到一定量以后,對整個傳統(tǒng)能源的替代,發(fā)生由量變到質(zhì)變的過程。也就是,新能源對傳統(tǒng)能源的替代是一個趨勢性的、剛剛開始的過程。

前面分析了中國新能源的替代,我們用同樣的框架把視角放在全球范圍,然后發(fā)現(xiàn)結論也是同樣的。只是從全球來講,可能會比中國晚1~2年,整個邏輯推理的過程基本上是一樣的。

我給大家分析了一下,就是對于傳統(tǒng)煤炭的供需,我們認為,即使考慮到經(jīng)濟周期性因素以外,技術進步帶來的對于傳統(tǒng)動力煤的替代需求正在發(fā)生。

有人會問,國家現(xiàn)在不是正在新增火電的裝機嗎?

這里大家有個問題,就是火電的裝機最主要增加高峰時期的火電容量,保證高峰用電的時候,整個電力的供應。火電裝機的增加并不一定代表對動力煤需求的增加,這里一個很大的變量,就是火電的利用小時,因為目前很多火電機組可能是用來調(diào)峰的,這地方在傳導的過程中,可能會有這么大的差異。

這里岔開下話題,我們有個大膽的假設,就是認為歐洲有可能會成為全球能源價格的一個洼地。這背后原因的推理,我們不做太多展開,提出這句話只是引起大家的重視。

實際上在2022年的12月3號,歐洲通過對俄羅斯石油的限價,大家都覺得這個好像無所謂,因為油價可能還是七八十美金,結果它限價是60美金。同時,現(xiàn)在他們正在和俄羅斯切斷能源貿(mào)易,我認為,往后看這個協(xié)議會產(chǎn)生它的作用。我們同事匯總了一下,把一些關鍵條文拿出來看,他基本上每兩個月都會review一下價格。

第二,無論最后市場價格是多少,即使后面如果俄羅斯要跟歐洲做生意,基本上都會有一個5%的discount。所以我們反而認為歐洲有可能成為全球能源價格的一個洼地。相對來講,我們對整個歐洲也會更有信心,這塊可能是一個岔開的、天馬行空的想法,當然我們也會密切關注。

能源四個結論

所以,對于第一個話題能源,實際上我們有自己明確的結論。

我們認為整個新能源的革命剛剛開始(結論一),原來傳統(tǒng)能源和新能源實際上是互不相干的,兩個是在不同的賽道,依據(jù)他們自己不同的供需關系、產(chǎn)業(yè)邏輯演進。

但是到今天新能源這樣的體量,如果風光加起來,在中國如果超過150GW,中國新增的電力需求就能夠由新能源裝機得到滿足。所以市場傳統(tǒng)認為,因供給受限,需求可能每年新增1億噸的需求的假設是不成立的。

說句老實話,我從來沒看過,一個產(chǎn)品的需求在每年不停萎縮的情況下,整個產(chǎn)業(yè)鏈還會維持非常暴利的狀態(tài),價格在長時間維持非常高企的狀態(tài),這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(結論二)。

第三個結論可能是有些突兀的,就是我們認為歐洲可能會成為全球能源市場的洼地。

從前面三個結論自然會衍生第四個結論。

也就是對于通脹超級周期的看法,我們認為不會重復70年代長時間的通脹,市場高估了通脹的壓力。從這點上來講,對于做權益市場的可能是一件挺好的消息。

前面給大家分享了我們對能源價格的的判斷,對于能源的價格,我們有自己非常明確的觀點。

消費面臨四大挑戰(zhàn):人口總量、老齡化、財富效應的消失、公司

第二個問題是對消費的思考。

消費躺贏市場已經(jīng)十多年,在我的印象中,從2003年到2011年,我認為周期研究員比消費研究員更牛。因為2003年中國經(jīng)濟高速發(fā)展,帶來了大宗的超級牛市,這個轉(zhuǎn)折點發(fā)生在2011年。

在消費里面,最好的是白酒行業(yè)。從2011年以來,白酒行業(yè)是中國非常傳統(tǒng)的一個行業(yè)。無論從治理結構,還是企業(yè)的經(jīng)營能力上來講,如果進行橫向行業(yè)對比,很多行業(yè)可能比這些公司更優(yōu)秀,就像二戰(zhàn)以后中東的產(chǎn)油國一樣,躺贏全世界。

白酒里面的茅臺也是,在過去十多年,一步步奠定了現(xiàn)在整個市場神一樣的定位。所以從2011年以來,消費基本上是整個主流公募基金、機構投資者重配的行業(yè),而且重配的這些投資者在過去十多年基本上是躺贏全市場。

那未來會是什么樣,還會繼續(xù)躺贏嗎?我覺得不排除這種可能性,這需要具體的演進。在這里我們只是提出,目前消費面臨的一些挑戰(zhàn),沒有得出結論

第一個挑戰(zhàn)就是人口挑戰(zhàn),人多嘴多,消費多。從2021年開始,中國的人口增長僅僅增加了48萬。如果匯總吃、穿、住、行幾個代表行業(yè),我們看它整個量的增長,在這些年都是一路向下的。

我們用乳制品、白酒、乘用車、住房,吃、穿、住、行代表,2021年可能向上翹了一下,還是因為2020年年初第一季度有一個基數(shù)效應。

如果我們把基礎效應剔除掉,那基本上就在0到5%的總量增速。所以我們可以說,如果人口不增長,那中國吃穿住行的總量,基本上已經(jīng)飽和了

第二個挑戰(zhàn)老齡化。

老齡化的趨勢我不做贅述,大家看到整個消費主力是50歲到60歲之間,上了60歲,基本上它的消費總金額就會下一個臺階,上了70歲以后,他的消費能力又下了一個臺階。這樣來看,消費意愿隨著人口老齡化,消費的傾向也是下降的。

(第三)那前面說量的增長可能是因為人口年齡的因素,會有一些負面影響。大家會說,白酒在總量上早就下降了,主要是提價的影響。

提價的影響也會有一些變化,可能是我們在歷史上沒有遇到的。

大家知道,對美國居民消費影響最大的,實際上是股票市場,因為他們老百姓70%的金融資產(chǎn)是在資本市場,所以2008年股票暴跌,對2009、2010年后面整個的消費影響非常大。

中國居民大部分資產(chǎn)是放在配在房地產(chǎn)上面的,實際上中國的房地產(chǎn)在過去20年到30年,一直處在牛市的狀況。所以過去,我們習慣于中國人到了全世界是買買買,越貴的東西在中國可能消費的越好。

整個白酒受益于財富效應,好像一瓶酒兩三千塊錢,大家感覺消費起來也沒有任何壓力。所以這在未來會不會持續(xù)?也有可能會繼續(xù)持續(xù)。

但是我們也看到像2022年可能出現(xiàn)一些跡象,由于疫情的影響帶來的收入效應,還有對大環(huán)境的迷茫,我們這是第一次看到消費者開始捂緊錢袋,同時也看到整個房地產(chǎn)給全社會居民帶來的財富效應,有可能會發(fā)生比較大的轉(zhuǎn)折。

所以,如果量的增長上面,假設失去動力,在價格上面,也可能出現(xiàn)一些不利的影響。

最后一個挑戰(zhàn),我認為是公司的挑戰(zhàn)。

為什么消費品行業(yè)這么受大家的喜愛?就是因為在國際對比上面,有大市值公司走出來。而我們經(jīng)常對標美國資本市場的這些大市值公司,他們基本上有兩個發(fā)展階段。

第一,它在本土市場的快速發(fā)展。當本土市場成熟以后,在國際市場的開展。所以基本上國外的大市值消費品公司,都是全球化的公司。

相比之下,我們相應的這些消費品公司,我自己認為,無論跟國外的大消費品公司比,還是跟中國制造業(yè)的公司相比,它的國際化之路還沒開啟。

如果大的消費公司,在國內(nèi)市場出現(xiàn)飽和以后,它能不能像海外這些大公司一樣有第二增長曲線?我覺得這中間是需要有挑戰(zhàn)的。

但說實話,我們對這個問題還沒有明確的結論,還在觀察研究的過程中。

配置風格:三個再平衡

第三個是對于2023年,我們在配置上面的一些想法。在風格上面,再平衡可能會是一個關鍵詞,我們總結了三個再平衡。

第一個再平衡是上游和下游利潤的再平衡。我們這里借鑒了賣方的一張圖,藍色線是上游企業(yè)的ROE,黃色線中游企業(yè)的ROE,灰色線是下游企業(yè)的ROE。

從2005年到現(xiàn)在,從圖中可以看到,這三條在歷史上基本上都是同向運動。但是這次從2021年開始,特別是在2022年,這三條線實現(xiàn)了喇叭口的狀況。就是上游的ROE還在飆升,但中下游受益于外部環(huán)境(疫情)的影響,出現(xiàn)了下滑。

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。所以基本上我們認為這個喇叭口的狀況很難持續(xù),上游向下游利潤的回補,在2023年會是一個大概率事件

第二個再平衡是金融和實體利潤的再平衡,即實和虛的再平衡。

基本上這幾年整個實業(yè)受疫情的影響要遠遠大于金融行業(yè),整個實體利潤都開始進行負增長,但實際上銀行可能還是維持在比較穩(wěn)健的增長上面。

第二,整個金融占整個上市公司的利潤占比,也是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比重。從凈資產(chǎn)收益率的角度來看,金融的凈資產(chǎn)收益率持續(xù)、穩(wěn)定的比實業(yè)要高,而且更穩(wěn)定。

所以還是同樣的邏輯,我覺得因為金融企業(yè)的利潤來自于實體。如果實體繼續(xù)這樣的狀況,我認為后續(xù)政策推出金融反哺實業(yè),也是可以預期的。

最后一個再平衡其實是大家這段時間正在發(fā)生的,去年A股投資者的體驗相對比港股投資者好很多,乃至于港股恒生指數(shù)最低的時候都快跌到97年的價格了。

展望2023年,我們認為港股應該不輸A股,甚至比A股會更樂觀一些。因為約束香港市場負面因素都在發(fā)生變化,而且都是正向的變化。

從逆向的思維來講,這兩個市場基本上已經(jīng)打通了。如果是在去年9月份的時候,港股這樣的估值水平,如果港股市場再不好,肯定也會把A股往下拖。當然這段時間港股的反彈幅度也是非常的大,這個事情已經(jīng)發(fā)生。

所以,我們認為港股和A股,未來整個給投資者帶來的體驗,應該也會出現(xiàn)一個再平衡

更多大佬觀點請關注↓↓↓

本文作者:王麗,褚倩 來源:投資作業(yè)本

標簽: 剛剛開始 實際上是 資本市場

熱門推薦

精彩放送